他们以高超技艺赢得了大家的称赞,以开朗乐观的个性感染着每一个与其接触的人,他们就是海门市参加南通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团体第一的选手们。昨日,记者采访了其中的三人。
用巧手编织美丽人生
今年50岁的李花家住海门街道,她的身高永远定格在1.18米。这样一个“袖珍女孩”,10年前克服困难,在羊毛衫店里学习钩针编织技术,后来去一家工厂里剪剪线头。“起初学钩针编织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生存。”李花坦言。她反复练习,钩了拆、拆了又钩。“我拼命接活,一边上班,一边接了好几家羊绒衫店的活。”晚上回家钩花,不到晚上12点不睡觉,有时晚上只睡3个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钩针技艺与日俱增,她也打心眼里喜欢上了这门技术。
现在,她在海门街道的一家企业工作。时代在进步,手工艺品也要不断推陈出新。李花边学习边创新,努力创作各式花样的钩织品。
在此次职业技能竞赛中,她获得了钩针编织组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个充满自信乐观的“袖珍女孩”,用巧手编织出了美丽人生。
用镜头为生命喝彩
“虽然摄影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但它伴随着我的成长,伴我度过了难忘的青年、中年时代,给我的人生增添了快乐。为爱好多付出一些时间和金钱,我无怨无悔。”谭忠财在网上写道。
他今年47周岁,是湖南人,四五岁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腿部残疾。十七八岁时,受大学生邻居的影响,他喜欢上了摄影。
10多年前,他经朋友介绍来到海门。目前,他开了个电器修理铺。2013年,他买了单反相机。那年春天,他在东洲公园取景拍摄时遇到了几个市摄影家协会的朋友。大家志同道合,就经常一起出去采风。
谭忠财的摄影作品屡屡获奖。2013年10月,他的作品《回家》获江苏省“我的中国梦”残疾人摄影大赛二等奖。2016年6月,他的照片《追求》在市残联“同在蓝天下,共走小康路”残疾人风采摄影大赛中获二等奖。在这次比赛中,他获得了摄影组个人第一名的成绩。
去年,他成为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我不会停下摄影的脚步,会让今后的摄影之路走得更长、更远……”他最后说。
用鲜花实现梦想
或许,很多爱花的姑娘都曾想过,有一天开一家属于自己的花店。2003年,家住海门港新区的张建英就开了一家花店,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她今年48周岁,左腿因患病而残疾。花店刚开张时,她卖一些绢花、装饰花,后来学习插花。有时候插花过程中,她的手会被剪刀扎出血,但她会咬牙挺过来。她多次参加省、南通市的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奖。2015年在南通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她获得插花组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的竞赛中,她获评插花组第二名。
如今,她在上海打工,但也没有放弃海门港新区的花店,托朋友帮忙打理。“插花能让我的心情轻松起来。”她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家高端花店,这需要加倍努力……